找到相关内容446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经的智慧与庄子和禅宗的接轨

    乃至意识界;无明亦无明尽,乃至老死,亦老尽死。苦`集`灭`道。智亦,以所得故. 菩萨依,故心无挂碍。挂碍故恐怖。远离一切颠倒梦想,究竟涅般。三世诸菩萨菩提边际。度一切苦...传入中土。东汉恒帝时安世高译。在魏晋(3`4世纪)南北朝(5`6世纪)的玄学时代(公元220-586年),东晋末佛陀跋陀罗来中土传达摩多罗禅,和法显译;南北朝时北凉昙谶在敦煌译之为。前秦道安译和诸经...

    李诗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80355583.html
  •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(7)

    ,如《宗镜录》、《碧岩录》中引用寒山诗多首,阐明禅理。更引人注目的是,寒山诗成为宋代禅师诗偈摹拟的主要对象。颂古的创制者汾阳善昭也是今存最早的《拟寒山诗》的作者,《汾阳禅师语录》卷下收其《拟寒山诗...2]黄庭坚此诗作于绍圣四年(1097),苏轼此跋准确编年,但他喜好陶、柳诗是晚年南迁之后的事,所以此跋亦当作于绍圣年间[3]。也就是说,苏、黄二人几乎是在同时提出“以俗为雅”之说,这是他们晚年的定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30156024.html
  • 汉传佛教及其宗派

    东塔两系逐渐衰微,只南山一系传承独盛,绵延不绝。按照四分律宗自己的承传,道宣是第九祖,前面还有昙、昙柯迦罗、法聪、道覆、慧光、道云、道洪、智首八人。道宣以后,以次传周秀、道恒、省躬、慧正等,至宋代...,佛教第三次结集后,曾派大德摩诃勒弃多至臾那世界(原注:汉地);派末世摩至雪山边国。西藏多罗那他《印度佛教史》称达摩阿育王时,高僧善见至大支那弘法。南璺佛教史书则称派末世摩至支那。以上这些布教活动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55356101.html
  • 汉传佛教的建寺文化(1)

    佛寺,广度僧众,自称“菩萨弟子、皇帝总持”。但为时不久,即下令以僧定寺,强令僧尼还俗,而因僧废寺。唐﹙Tang dynasty﹚初高祖李渊诏叙三教先后:“老教、孔教,此土之墓;释教后兴,宜崇客礼。...“译经院”消失。并改称菩萨为“大士”、罗汉为“尊者”、和尚为“德士”、尼师为“女”。又新立一“仙佛合宗”,致使后来造成佛、道不分,8佛教成为民俗信仰,变得华丽而庸俗。北宋时汉地的佛教是以禅、教两家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82556170.html
  • 百丈禅要

    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,充分的表现在实际的劳动上,这与大师的倡导和身教是分不开的。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,众皆不忍,密收作具而请息之。师云“吾,怎合劳于人”。既遍求作具不获,而亦忘食。故有“一日不作一日...)。同事问曰:汝忆父母耶?师曰:。曰:被人骂耶?师曰:。曰:哭作什么?师曰:我鼻孔被大师扭得痛不彻(惟我能知)。同事曰:有甚因缘不契?师曰:汝问取和尚去(怎敢违背也)。同事问大师曰:海侍者有何因缘...

    乃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256726.html
  • 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理想人格理论

    时候,虚伪造假之事也就跟着来了,所以真正心中怀抱善意的人不会刻意张扬,反而是伪饰之徒嚣嚣嚷嚷假名自利搞得天下大乱,所以老子说:「上,是以有德。下不失德,是以。───故失道而后,失德而后仁,...即流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不惜出卖灵魂、寡廉鲜耻、同流合污、颃瀣一气,狂狷者,或可守住气节但又不免沦为愤世嫉俗或离群索居,而成为对实现理想并帮助之人,唯有能具备对人性现象与生命意义深透了解的知识分子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0056767.html
  • 佛乘金刚密印观音禅论——重说《六祖坛经》(1)

    观世音为最”之真实语。   (一)六祖以后弟子怀让大师,其嗣法弟子汾阳禅师作:   《叙六祖后传法正宗血脉颂》   能师密印付观音,百丈亲传马祖心,   黄檗大张临际喝,三圣大觉解参寻。   兴化...为说法。言下顿见本性,自性本具之殊妙功德,不求自得。若住于相,释迦世尊现前亦不可得。   师又曰:见性是功,无相是。性德本具,归所得。内心谦下近功,外行于礼显德。念念利他是功,当下离念即。只管...

    陈 智 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157055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政治史之沿革简述

    ,也一直在玩这种无知无聊的数字与二择一的游戏,只因为在这「好大喜功、好高骛远、意图不劳而获、不甘寂寞与不甘沦为无知、」的「一窝蜂盲牛群众心理」环境与影响下的众生,不论其智识水准高低,「一不小心」就...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行状》。北凉昙纤译《悲华经》、《大般涅盘经》、《优婆塞戒经》、《大方等大集经》、《大方等想经》、《金光明经》;迦旃延子造,五百罗汉释,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《阿毗昙毗婆沙论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757060.html
  • 惠洪文字禅之诗学内涵研究

     宋?赜藏主集《古尊宿语录》《佛藏要籍选刊》本第十一册  宋?释赞宁《宋高僧传》,中华书局1987年  宋?释楚圆集《汾归禅师语录》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四十七册  宋?释正觉颂古《开松老人...》,1989年1月  黄景进《论黄山谷所谓“无一字来处”-兼论“点铁成金”与“夺胎换骨”》,《中华学苑》第三十八期,1989年4月  柯庆明《中国古典诗的美学性格》,收入《中国美学论集》页187 -...

    吴静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2657244.html
  • 庄春江著:《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》(1)

    没有杀人的人,「受,有念者,及以教者」;既没有造业,也就不会受业报,所以没有有德者,自然也不必讲求修行。在这样常恆唯物论的观点下,发展出另一种型态的道德与善恶业报的否定论。   四、...一些含有哲学思想的讚歌:〈有歌〉在探求万有的本源,称为「唯一实在」之处。〈生主歌〉则继续探求「唯一实在」之处,而推演出「生主」之人格神。〈造一切歌〉与〈祈祷歌〉,则对「生主」神的思想,有了更进一层的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757907.html